试水文旅,现在的魔术真会玩!
本期千人会会员梁明,将带领我们走进他的“魔幻世界”,一起来探讨“魔术+文旅”差异化的内容打造在文旅行业机遇和挑战吧!
创业十年,我们靠变魔术买下北京一栋楼。
奇幻森林在北京亦庄的办公楼落成的那一天,公司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十年了,终于不用再拖着上百箱魔术道具无家可归了。”
从大学魔术社团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讨论魔术,找不到教室时,只能蹲坐在人民大学的草坪上,顶着毒辣的太阳晒掉过皮,也被倾盆大雨浇过,但热爱让大家从未缺席,那个时候,我们这群玩儿魔术的人就希望有个属于魔术的地方。
十年过去了,从大学生的社团到现在一家百人公司,并在北京买下一栋办公楼,奇幻森林也算是实现了当初的愿望。
大学时期的高校魔术社团
在热爱的路上,无问西东
Q:你是如何与魔术结缘的,在把爱好变成事业前经历了哪些成长过程呢?
梁明:第一次接触魔术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三,偶然在香港街头看到一场魔术表演,从此我就被魔术深深吸引,成为了魔术发烧友。
到了大学,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创办了高校魔术网,又发起了中国高校魔术联盟,当时有接近30个社团参与,后来又建了BBS,人气最高的时候,会员一度超过四万人。
那时候资讯的传播远不及现在发达,魔术爱好者们想要学一个魔术,只能靠DVD教学,那时候魔术DVD是非常昂贵的,穷学生们只好聚在一起通过分享互相学习。
然后,我和伙伴们开始接商演、魔术教学、参加魔术节和执行大型魔术活动,也靠着这些宝贵的劳动报酬支撑着我们前行。当年我们魔术联盟的一句口号“成长源于奉献”,让大家在热爱的路上无问西东。
Q:是什么机缘促使你将爱好、兴趣最终变成了自己的事业呢?
梁明:大学毕业前夕,大家面临各奔东西,就这么散了?虽然以后大家还可以继续着之前的社团、活动,然而我意识到,如果魔术从业者的收入没有保障,那么这种状态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就只能成为我们这些人业余生活的调剂品,难成大业。
如果想在魔术的路上持续发展,我就必须把它变成一个事业,真正市场化,接受住市场的考验才能真正说这是一个正业了!
于是,2008年我创立了奇幻森林,聚合原来一起热爱的伙伴开始了在魔术事业路上的打拼。
爱好变成事业有小确幸,也要面对“生存”
Q:创业的感觉如何,从爱好出发的创业过程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梁明:哈哈,创业不管因什么开始,但我想过程都是一样。那年我们既尝到了把爱好变成事业的小确幸,也不得不过早的开始面对“生存”。
虽然创业的九死一生,大家是有心理准备的,可现实却永远比想象的残酷。租下办公室的兴奋劲还没过,就开始面对房租、水电、网费等各种成本,而一个月过去了,公司的账上却分文未收。
坚持梦想的前提,是先让自己活下来!
为了养活公司,那时我们几乎什么干,做培训、卖道具、当经纪、从门缝塞过传单、卖过盒饭……
哈哈,梦想与现实之间一条不宽不窄的沟,但你就是得先迈过去,才能谈得上追逐梦想!
就是这样咬牙坚持,公司也一点一点做大,从1间办公室不断扩大到7间不同的办公地方。记不清多少次被房东赶走,迫不得已停下工作找地方搬家,带着沉重的魔术道具和藏品在北京搬来搬去。十年带着家当流浪,所幸大家都没掉队,公司搬到哪儿,大家房子就租到哪儿。
后来赚到了钱,股东们没有一个人急着要分红,我们用这些钱终于在北京买下了一栋7层的办公楼。当大家把这十年来全世界飞,一点一滴收集来的魔术道具和藏品铺满整栋大楼的时候,真的成就感爆棚,感觉是为事业做了最艰难而正确的事情。
奇幻森林内部环境
从一千块到一百万,三次10倍的跃升
Q:创业以来带给你最大的成就感有吗?让你感悟最深刻的又是什么呢?
梁明:还谈不上成就,但让我们足以兴奋与骄傲的是,从一千块到一百万,三次10倍的跃升!
创业后,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新创企业,要想获得快速成长,其提供的解决方案要比现有方案好10倍以上,这个好10倍,可以是成本低10倍,效能强10倍,或易用性优10倍。
我们现在做的产品有没有十倍好我不知道,但事实是10年间我们的单场演出价格从一千元到一百万,完成了三次10倍的跃升。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去做一个15分钟的魔术表演的市场价格是1000元,对于当时一个月生活费才2000块的学生来说,我们绝对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后来我的合伙人袁波,从美国魔术大师Racco那里学了“空手变出满场食物”的绝活儿,这是国内绝无仅有,也是依靠如此独特的表演,我们的演出价格从1000涨到了10000,整整十倍。在当时零几年,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数字。关键是供不应求,跨年、圣诞节等节日,一个晚上连轴转最多只能跑5个不同的地方表演。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巨大的商业价值,也因此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但同时,这些也让团队陷入了焦虑,我们还可以做出下一个10倍的增长吗?
Q:创业的过程永远是一个居安思危、自我打怪升级的进阶之路。下一个10倍的增长,除了创新还有哪些突破呢?
梁明:要借势!
08年我们迎来了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凭借这股东风,公司业务的重心开始转向toB的商业演出,通过内容的不断丰富迭代和创新,我们大胆地把魔术与脱口秀、戏剧、喜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跨界融合,把15分钟的魔术节目,变成了90分钟的完整魔术秀,在产品创新的路上永远不设限、永远追求极致。
终于在15年2月,我们做出了第一个爆款魔术秀产品《惊天秀》,单个产品全年创收近1000万。这样,一场魔术表演的价格从1万提升到了10万,又迎来了一个10倍的增长。
Q:祝贺!任何行业,打造出极致的爆款产品都是企业所追求的更高的市场目标。到这里团队可以稍微缓口气了,可以踏实地靠着这款产品过日子了吗?
梁明:创业的乐趣就是你不知道后面会面对着什么,很快的就遇到了抄袭者争相模仿,这个文化产品的版权、进入门槛的现实让我们很是无奈。
但也有好的一面,就是瞬间带火了魔术品类表演在公关活动中的应用,大大扩展了魔术产品的场景。
我们快速进入to C 市场,又在魔术秀中加入故事剧情将其变成了魔术剧,对团队提升了创作门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模仿者的进入门坎。
17年,我们与好莱坞的电影IP“Now you see me”合作,承接了《惊天魔盗团》电影的落地宣发系列活动,电影带领魔术热,席卷全球。凑着这个热度,18年我们引进了“惊天魔盗团live”的IP制作大型魔术秀,邀请全球排名前20的四位风格各异的魔术师担当主演。
这次更是把演出从百人剧场带到了拥有12000个座位的北京工人体育馆,连演7场,单场最高票房达到了114万。
这样,一场魔术表演的价格从10万提升到了100万,我们又完成了第三个的10倍增长。
于一场魔术演出来说,从15分钟到90分钟,从单纯的魔术表演到融合声光电和各类艺术形式,从魔术秀到加入故事的魔术剧。
单场魔术表演从最开始的1万元到能够创造114万元的价值,伴随着这3次10倍的跃升,奇幻森林也从几个人的草台班子真正变成了一家颇具规模的文创企业。
艺术难以量化,但不是无律可寻
Q:走到现在,可以说奇幻森林是靠创新、打造爆款产品跑在了行业前头吗?表演艺术行业,你对打造产品是如何理解、要求的,又是如何让团队的行动与你达成共识与一致呢?
梁明:对的!台上表演的魔术就是要用下面观众的掌声、笑声和惊呼声来“丈量”你带给用户的惊奇和快乐,这就是极致产品的唯一标准!
好剧目(产品)需要机制保障,能有这三个指数级的增长,绝不是靠运气,艺术也需要评判标准。一场演出下来,观众哭了还是笑了?为什么笑了?为什么这一场这个时间笑了,下一场却没有?为什么埋下的包袱没响?我相信这背后是有一套逻辑在的,掌握了这套逻辑,也就掌握了打造极致产品的方法论。
确实,艺术是非常非常难以量化的,难归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寻。
我们设立了市场调研机制、艺术委员会机制、竞品分析机制、客户回访机制等机制。市场调研机制,让我们所有的创作都能踩在市场的需求上;艺术委员会机制让演出作为一个产品,拥有了可以量化衡量的数据,来监督产品质量;竞品分析机制让我们比客户还了解客户,比同行更了解同行;客户回访机制,让团队不断吸收用户的建议,不断复盘持续迭代。
我们独创了“掌声、笑声、惊呼声”三声KPI考核体系,以产品思维制作剧目。以魔术剧《我是谁》为例,90分钟的演出,场均87次掌声、112次笑声,16次惊呼声,创造了“全年零空座”“自发好评率100%”的骄人成绩。这个数据足以让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十分的信心与自豪!
所以,观众的评价和反映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指标,每一次带给观众内心震撼的同时,也是我们最幸福的瞬间。
在每场演出后我们都会建立一个观众群,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触达观众的反馈。再分享一个小例子:2019年3月16日19点54分,观众在沉浸式魔术剧《终于失去了你》的观众微信群中指出了一个问题,是一个小小的不完美让观众从中看出了魔术的秘密。当时最划算的办法,就是在第二天的演出中把它拿掉,但我们整个创作团队没有一个人愿意这样做。经过整个团队不眠不休一夜的研究、创作,在第二天3月17日17点20分,终于将该魔术效果重新完美呈现。我们也在第二天把修改后的现场视频发进观众群,得到了大家的疯狂点赞。
魔术剧《终于失去了你》剧照
“掌声”代表观众觉得精彩,“笑声”代表观众得到了娱乐,而“惊呼声”是说明我们带给了观众“惊喜感”,这是魔术与其他艺术相比的独特之处。这三种声音加起来就组成了我们所说的“效果”,也代表着演出产品的质量。
Q:很感动!对观众、用户这种负责任与坦诚的态度让我有点泪目,向你们学习,用户的认可是最好的奖励。
梁明:谢谢。永远敢于跟用户在一起,才能帮助自己打造出极致、尖叫的产品。
等风来,当魔术遇见文旅
Q:文旅大融合对魔术产业是机遇还是挑战呢?你是怎么看文旅融合呢?应对这个大的时代发展,你们做了哪些应对与行动,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项目案例。
梁明:那肯定是:等风来,魔术迎来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发展机遇!
2018年3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国内消费者国内旅游风向也在从千篇一律的观光游,向“休闲游”过渡转化,这说明用户倒逼这个行业向品质化、内涵化、个性化发展,而文化、艺术就是这里面的核儿。
同年,我们成立了奇点文旅工作室,开始了长达4年之久的文旅融合之路的艰难探索。几年的研究下来,我们发现全世界收入最高的魔术师竟然全都是在文旅场景。
魔术和文旅一样,都是造梦的行业,而且魔术是适合各年龄人群的娱乐形态,它的强娱乐性和灵活适配性令魔术和文旅的融合度极高,国内旅游市场也对魔术行业释放了积极、强有力的信号。
与此同时,前几年我们通过商演、城市售票演出、沉浸式体验、魔术培训、魔术道具销售、创意策划等布局的上下游业务也联动了起来,为文旅融合打下了非常好的产业基础。
我们第一个文旅项目是辽宁营口的鲅鱼湾魔法温泉。我们把温泉和魔术相结合,设计了魔法种子、魔法菜单等10余个全流程的魔幻体验,策划了4台IP定制魔术秀以及1场压轴魔幻大秀——魔法造浪池,同时配套以鲅鱼湾国际沙滩魔术节、魔法大巡游、魔幻沙滩等营销活动营造声势。
我们还打造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观:魔法温泉里有鲅鱼公主、虾兵、蟹将等多个角色,对每一个角色进行了概念设计,设定拟人化造型,创造魔幻现实主义独特的美感,告别了卡通人偶的低幼感和廉价感,服装化妆道具多个维度均达到了太阳马戏级别。
依靠对文旅行业的理解和细节的反复打磨,我们让项目在当地同类113家温泉中脱颖而出。我们靠着独特的内容,我们在营销上实现了10万+的短视频号引流,全程零投入。
魔术和文旅一样,都是造梦的行业!
Q:现在算是真正进入文旅行业了,与之前从外面看有什么差别吗?这些差别对你又产生哪些影响与改变?
梁明:没有涉足文旅行业之前,认为文旅行业的难点在于创意和引流,真正涉足到文旅行业之后,了解到运营才是所有事儿最难最苦的,很多甲方一提到运营就头大。
魔术有着较高的行业壁垒,奇幻森林想要打造一流的文旅产品,就必须要在运营方面苦练基本功,大到景区的选址、规划,小到一块砖有多厚,一颗树有多粗,一个剧能带来几次掌声、笑声、惊呼声,这些一定要核心团队亲力亲为,才能够将文旅产品的体验打磨到极致,给游客带来最神奇的体验。
Q:你们实现了魔术形态与旅游场景得很好融合,完成了魔术+文旅的第一步了,下一步有什么更大的规划与构想吗?
梁明:2019年,在浙江德清的奇幻谷,我们开始筹备亚洲最大的奇幻魔术剧场,完全的魔术主题定制剧场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非常罕见的。
整个舞台由魔术师两只大手构成,两侧的24块冰屏如同扑克牌,一直延伸到观众席当中,极具魔幻调性。这部极具未来感和沉浸式观感体验的魔术大秀预计今年10月就会与大家见面。
同时,也在四川省宜宾市打造中国首个沉浸式魔幻岛屿——奇迹岛,准备打造型态各异的魔幻演艺秀14台,演艺内容46场,全天体验时长超过6个小时,让游客通过视、听、参与、体验等多维度,沉浸感受魔术奇迹。
文旅行业需要更多好内容,在未来,用心做产品、能够提供差异化的好内容是文旅行业致胜的关键。我也希望未来整个行业能更加注重文化创新,文化充满了生命力和生长力,重视文化内容,才能遍地开满花朵。
结语:
公司藏品馆里放了一副猫头鹰的油画,是公司成立10周年的时候完成的,猫头鹰是奇幻森林的LOGO,在这只猫头鹰里面融合了100多个元素,这些元素组成了这个栩栩如生的猫头鹰,这是我最骄傲的作品。
这幅画是我和一位艺术家花了1年多的时间反复磨合而成的,里面记录了魔术的历史、公司的历史以及公司自成立以来每一个值得纪念的魔术作品和重大事件。我希望未来每10年,都可以画一幅这样的猫头鹰,让它挂满整个展馆。
魔术是一个为人们造梦的事业,文旅也是。我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用绝妙的创意,日拱一卒地把这些创意变成游客们的“Magic World”。
「文旅千人会」每月持续组织线下沙龙,一起实地考察、深度交流,不仅能够进入文旅头部企业实地探访,同时有机会走进每个会员的项目参观学习。
加入「文旅千人会」社群,就能快速简单地拥有一个同行智囊库,有问题扔进来、有需求发出来,实现高效聚焦的沟通。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文旅千人会」权益,更享超值优惠哦~